工会公文写作,包括财工务公文写作中几种工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建议各级工会应予规避和纠正。# t2 R+ I# R$ t7 }
% J+ u7 J# |9 F5 r一、文种使用不当
& C) X6 _& A9 e( ?1 \
6 y( s0 i# j: i6 `# S8 E% u8 s; Z, I( Z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公文的种类,共有 10类 15种,文种使用不当,在我们工会公文中常有发现,主要有:
" e; h7 {0 L# H: ]- U+ @
( K' q t& ~" s( s R) Z1.请示与报告不分。这是我们工会公文中最常见的错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他们的共同之处都属于上行文,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请示需要上级批准,报告不需要上级批准;二是请示在事前,而报告一般在事后。
7 ^4 P( L# C) T( b5 ], U, U
+ x7 B9 |* J$ p2.以请示或报告代替函。请示与函都有请求批准这一用途。函不属上行文,而是不相隶属或平行关系的某方面业务的主管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工作时使用的文种。函的使用范围更大,函一般情况下是作为平行文使用的,有时也作为下行文使用,比如上级机关在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时用“关于××问题的复函”。% B% m7 L. j! ^" e8 ^' l/ u
1 f: T' u0 u& [' v7 V6 A4 P
3.自制文种。一些同志常常按照习惯和口语自制出意见、回报、汇报等文种。意见和回报在口语和一般材料使用是可以的,但要以正式文件上报,是不正规的。
4 W2 w7 x" l7 n( T5 I) O; N7 O. J) z+ I& v: o: c% y0 H
二、行文关系混乱: L9 F) Y3 l4 g5 z0 T7 V
; u' {4 W& ?" [1 H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越级行文。(2)党政不分行文,主送部门与抄送部门不分、单位与个人不分行文。(3)会签不到位。为了维护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制发文件的时候必须做好会签工作。凡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协商一致时,一律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文件精神不一致,将使基层单位无所适从。(4)将请示送领导者个人或同时抄送同级和下级机关。
/ m' X( S2 `- C/ ?# G% u* s E+ x6 @$ g1 c" u/ K* _
三、文件格式不规范- C* }5 _5 |" f6 x
+ X1 N3 p8 B- M' z) U2 N公文和其他应用文在形式上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公文有非常严格的格式,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对“公文格式”作了明确规定。此外,国家还专门颁布了《发文稿纸格式》《国家机关公文格式》两个国家标准,对发文稿纸和公文用纸的尺寸规格、版面的设计、字体的选择、公文各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和位置,作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
8 i3 ]" {5 X9 x% H* a2 K P3 w3 h9 H' @
我们工会公文格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联合发文时单位名称排列不当。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应将主办机关排列在前。但在实际发文时,常常出现把主办机关排在后面的现象。(2)公文标题不合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标题不能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二是标题中不应该用书名号和引号的用书名号和引号;三是层层转发的文件存在标题过长。(3)附件位置放错。3 Y- W6 E9 U8 m) _6 O
! H* U( n. R, v0 |& `9 I- h四、用词不当,语句不通
: I; m" M5 ]1 ~) P2 U% R3 I! t1 n0 L- W5 t'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