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的语言沟通是指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审计对象用语言形式传递、交换或分享与审计有关的任何信息的过程。它既是审计人员开展工作的一种审计方法,也是审计人员应具备的一种职业能力。6 a) _) O8 j' H0 k+ ^5 v
; p2 E$ _" f; d
审计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是一项需要人理解的工作,正是这种特殊性,沟通显得非常重要。( I9 x/ s7 Z2 ~+ r
9 }$ Y( e% V( w4 [5 u) w
审计人员的沟通,包括与被审计单位、审计对象(单位或个人)的沟通,以及与其他单位、部门人员的沟通。在审计过程中,沟通存在于审计小组进点前(审前调查阶段)、进点后(审计实施阶段)和出点后(审计报告阶段)。
! j. `, ^5 [; n$ P
1 v) W+ G- r, h0 }# N7 F4 t( S 审计人员要把握好语言沟通的艺术,能恰当地与被审计单位、审计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沟通的效果。
2 C, N0 K3 [# v0 L5 l l, b. H2 u8 L: Q$ e5 H1 }( t2 y
进点前沟通,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审计项目确定后,审计小组进入被审计单位前,要与被审计单位、审计对象沟通,从沟通中了解有关情况。可采取电话沟通、登门沟通等方式。通过沟通,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单位性质、所辖部门、法人代表、内设职能机构、所属企事业单位、核编人数、实有人数等基本情况。通过沟通,向被审计单位、审计对象说明审计的目的、依据、审计范围、审计重点等情况,取得被审计单位、有关领导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 g) \1 J- ~* {$ j$ i: A# l, M
) [3 _5 D/ A6 a; p4 }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审前多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哪怕“三顾茅庐”也要不厌其烦。再根据沟通的情况,对已经制定的审计初步方案进行进一步地完善、补充、修改。以便通过沟通使自己对被审计单位、审计对象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制定出一个科学可行、周密详细的审计方案,绘制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线路图”,不打“无准备之仗”。6 [9 i% N% f; Y. g Z
- S% _9 Y$ e( T. x
进点后沟通,避免“走弯路”。在审计过程中及时沟通,一方面可以及时化解审计人员心中的“疑虑”,保证审计进程。对于审计人员“不解其中缘由”的帐务处理方式、方法,生成的审计疑点,如果缺乏沟通,审计人员苦思冥想,甚至绞尽脑汁,耗费了很多时间也不得其解,或者一知半解。如果缺乏沟通,只是根据猜测和假设下结论,其结果就歪曲了事实真相。一些在审计人员看似难以理解的问题,经过与有关人员沟通后,就会“茅塞顿开”。一些看似违法、违纪、违规的现象,经过沟通“点拨”后,便“恍然大悟”;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沟通中发现问题。不少重大问题的发现,不是就账看账查出的,而是通过与有关人员的交谈沟通,或者从与对方沟通时的神态、表情,或者从与对方沟通时的前后矛盾的语言中,发现了蛛丝马迹,查出隐藏的问题。
4 z$ k/ J5 b7 P! M: m7 [, v& Q' [4 w% w& \- [0 w, m- |. n9 o
出点后沟通,不留“后遗症”。审计小组出点后及审计报告初稿形成时,为了避免报告与事实情况存在出入,使报告得到被审计单位的认同,所查证问题得到审计对象的确认,出点后,仍然少不了与被审计单位、审计对象沟通、交换意见这一环节。* Y$ n ^5 L- l# u* U
$ U, c: @* V. b/ C0 S8 C
一些在被审计单位觉得是“习惯做法”,已经“习以为常”很不以为然的事情,在审计人员看来,却是违反了政策、法律、法规,需要审计人员耐心、细致去讲解、沟通,指出存在错误之处。( s! v z2 w' E' M+ _
& s1 n0 s# G' c1 r$ R7 f+ F5 Q. c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被审计单位、审计对象比较注重报告中所查证的问题及对其审计评价,尤其是对一个问题较多的单位,审计沟通尤为重要。9 }2 t% A* j+ M5 z2 _( k: ? S
$ M# Z1 y& m4 N! a0 p5 e
对于有明显违法、违规、违纪的问题,应该严肃认真地指出,这是个原则和立场问题,不得马虎。提出问题,讲明道理。既要依法审计,还要依理服人。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时尊重人格,注意态度,必要时将下达审计决定书或整改通知书。& P- b( H& m* h; o, C$ K& K
) G, B3 X. \' t& U6 O4 s$ q$ b0 q 通过审计沟通,让被审计单位和相关责任人既有压力、又能切身感受到是在对本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负责。5 n i, K/ D5 u/ e2 [) N7 z( f
- B) W, _( s& F# K6 o 语言沟通是一门艺术。审计人员要把握好语言沟通的艺术,应有效地把握以下几点:0 h" q* f2 k. C
1 a2 o9 {' ?3 F/ \% j# f' c 把握好语言沟通的艺术,沟通要应人而宜,不搞“对牛弹琴” x) B, G) C+ g
5 y# {5 q& W3 n$ Z% J 要帮助被审计单位、审计对象提高认识,解开疙瘩,只有把理讲实,讲到对方的心坎上,才能使对方感到平实可信,入耳入脑,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思想沟通交流的目的。6 E8 u, q9 m" o7 D8 j" D( x, s
为了避免“对牛弹琴”,(借用这个成语并没有贬低被沟通对象的意思)一是要因人而宜具有针对性。被审计单位、审计对象,政治、思想觉悟高低之分,文化有高低之别。还有生活经历、所处地位、工作环境及社会联系之不同,对各种实际问题的认识也都各不相同,沟通要因人而异,互有区别。如果不分对象地“一刀切”、“一锅煮”,就违背了客观规律。这样的沟通,既缺乏现实针对性,又缺乏理论说服力,是不会收到多好的效果。# H# [5 ?3 D5 @
二是语言要力求通俗化,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审计对象、被审计单位乐于接受的口头语言。不要为了显示自己的高层次,用对方难以听懂的语言或者审计专业语言说得对方“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 i! x! h2 `7 L$ q: x& D) V 三是注意逻辑性,以防语无伦次。在说话时,表达要遵守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0 s( D8 m- g$ T) j2 g0 I# d |) D4 h3 _) e6 w: u+ @
把握好语言沟通的艺术,沟通要平实可信,切勿“盛气凌人”
`+ |7 g3 i7 A; m
# |3 h8 q$ |0 w6 x 俗话说:“话是开山斧,口是祸福门”。在审计沟通中,话说得好,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了;话说不好,一句话也能把人说怒了、说跳了。懂得语言沟通艺术的人,能化解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不懂得语言沟通艺术的人,还会激化与被审计单位、审计对象的矛盾。
4 u+ ^+ W% B$ {9 Y6 W& \ 首先,语气恳切,态度真诚。向被审计单位的人员了解情况时,沟通中必须显露出你的真诚恳切。沟通前,你要对被审计单位的事情有个大概的了解。提出问题,可以全面详细,可以点到为止,这要审视对方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宜。其次,多用祈语,少“发号施令”。审计组进入被审计单位后,需要被审计单位财务、办公室等相关处室提供有关资料,但个别被审计单位办事“拖泥带水”迟迟提供不了,也与审计人员用那些比较硬气的“命令式”口吻说话有关,如:“喂!把账本拿来!”、“把报表送来!”、“快点!你们办事真拖拉。”语气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不同。用祈语,尊重别人,对方就会配合你的工作;使横言,不尊重对方,对方嘴里不说心里说,就不会好好配合你的工作。再次,请求受阻,应予谅解。你请求对方办事不一定都能成功,有时因为你未找对人或提出的要求不尽周全而勉为其难,有时因为对方手头有事不可能立即就办到,这样就会使你的要求受阻。遇到这种情况,你一定要理解对方。
, H- n2 j7 [" r, f9 h6 J) G' V t( Q 注意观点不强加于人,要求求同存异,与自己观点不同,未必是坏事,在与被审计对象沟通中,要多了解别人为什么有不同的想法,不能一听到不同的声音就变了声色,或者立即中指中止对方沟通,要有点人情味。即使是其他沟通对象,应建立一种平等待人态度,不卑不亢,既不能以势压人,也不能低三下四,让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组的工作理解、支持、配合。6 e/ g* ~! i T6 T. G) }& c7 v
; E' d. d( v0 p: c' X8 H
把握好语言沟通的艺术,沟通要言情恰当,防止失“度”' h4 A: B) g: e5 n
+ ]" _+ R% c' c) S, g: c; o& Y 每次审计小组正式进点时的见面会一般都有双方分管领导参加,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到会,沟通场面自然就显得比较严肃,在这种场合下,特别是被审计单位人员感到紧张,生怕说错一句话,而且害怕接近审计人员,在这种氛围下是不利于进一步开展审计工作的。掌握了对方这种心理,作为审计人员就应该把握沟通气氛,化解紧张空气,缩短审计与被审计人员的心理鸿沟,使得双方能够轻松自如地进行交谈。
, \: ]' m! O8 L 审计工作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形。同是一个审计项目,说的是同一个道理,效果却不大一样,原因之一就是把握言情的程度不同。因此,沟通时要把握好“度”,讲理者如果以领导自居,用教训人的口气,肯定不会有好效果。从这个角度讲,沟通只有平等待人,循循善诱,神态适度,用语恰当,才受对方欢迎。如对阅历较深接受能力强的的,可以见讲深奥一些以理释事;对资历平常、接受能力一般的,可以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以事悟理;对思想内向、心胸狭窄,语言要柔和幽默一些,使道理像春风化雨、点滴入土。
: O+ G6 a# q* J* H! a$ m% F- P7 i1 J! ?
) W* ~9 ?& j7 G7 e- S/ k0 {
把握好语言沟通的艺术,沟通要注重岗位实践,克服“怯场心理”
# @ w8 q k; }$ m" X. ]4 w7 U9 a8 \* I
审计工作职能和岗位责任决定了审计人员责任重大,存在着很多变数和风险,承受的心理压力大。正因为如此,审计人员就要注重平时的岗位实践,解决“怯场心理”。一是审前准备充分。平时不能养成临近审计时,才亡羊补牢,更不能不懂装懂,敷衍塞责。要把审计的一个个单项项目、接触的每一个人都当作一次训练。把常态工作做扎实了,沟通才不惊慌。二是沉着冷静,把握好语言环境。审计人员要提高临场反应能力,时刻考虑这种特殊语境的考验。三是不越位不错位,及时自我调适。审计人员不能因自己是监督别人而显得高高在上。审计也只是一个常人,而且也不可能全知全能,即便是其业务范围内的事情,也不可能全懂,只有及时调整心态,进行自我调适轻装上阵,这样一来说话才能自然和谐,才会有比较满意的语言沟通效果。; y4 M" a, i+ m
审计的沟通“无处不在”。审计人员应熟练掌握沟通技能,把握好语言沟通的艺术,注重与机构内外相关单位、部门和人员充分地沟通,做好每一个审计项目,以更好地发挥审计作用。作者:方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