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的短信或微信祝福中常常说一个词,毛诞,一开始我没明白,想了半天才琢磨透,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生120周年,这样,圣诞、毛诞、元旦,山蛋蛋花开花又落。当然,我想这说毛诞的并无什么恶意,这种卡通的说法反而比神明式的崇拜更让人亲近。
% @/ T+ m _) h# C O 毛主席在《念奴娇·昆仑》中曾写过: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述?这首词写于1935年10月,当时红军刚结束长征,毛主席竟有这种胸怀,以寰宇为盆景,气势宏大,尤其千秋功罪一句,提出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也在冥冥之中,提出了自己身后名的问题。5 j1 o" [! T5 w! t
对毛主席的评价是多样的, 可谓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很多是尖锐对立的。9 k0 P- n9 J W% u+ B, E
如果把功过组合起来,可以分为四种,功大过小,功大过大,功小过大,功小过小。
9 E- ^! @9 w, ` t7 m0 p8 j 先来看,功小过小,这种文字组合,在现实中,持这种观点的不多,我等小人物,默默无闻,功小过小,归入此类,对毛主席并不适合。4 K9 Q; x( p. T' ^% |: U
再来看功大过小。持这一类观点的人很多,也算是主流观点。最典型的评价是毛主席自己评价别人的方式,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三七开。三分过,七分功。这观点大家都太熟悉,也不用多说。1 K8 s: F Q, Y+ r& Z! Q$ e8 ^: T
接着看功大过大。这种观点,认为,有很大功,也有很大过。功,不用说了,逄先知25号在《人民日报》发表一整版文章,纪念了毛泽东丰功伟绩,概括起来,是建国,建党,建军,建立了先进的思想。当然逄先知的观点不在这一分类当中,他是认为主席是功大过小的。过大,到底是哪些过,《建国以来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早有定论,发动文革是最重要的,还有一些,近年来也屡屡掀起波澜,比如大跃进,大饥饿,这些似乎也没有争议。关键的分歧是,这是大过吗?
. ~6 Y, O, b9 A, H' ]# Z 第四个组合理功小过大。过,文化大革命,大跃进,大饥饿甚至反右这些似乎大家没什么疑议,持这种观点的人判断功的大小,上述逄先知所说的建国,建军,建党,建立先进思想如何认识,是不是大功。这些就不可避免的要回到功绩的历史观上去。甚至要回答对中国革命的评价问题。
3 _1 |+ h* P* m1 ~ 在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的日子,想想这些问题,依然让人头大。但是一个人在历史中的坐标和定位,终究会大浪淘沙,日益清晰,越来越明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