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座右铭:(一)金人铭
& O) f9 {7 u: K作者:黄帝 s! Z" b! g$ l3 c. z8 n
【原文】
6 O: v5 f- }3 C' E, O, [ E0 w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无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贵,人莫害我。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6 B+ N+ D* n! d& l" q( e: W% c
【译文】
* r5 R9 P% }3 V7 J6 x我是古代的慎言人。要警戒!要警戒!不要多说话,多说多败。不要多事,多事多难。对于安乐,必须警戒。不要做后悔的事。不要说没关系,它的祸患将会很长。不要说没害处,它的祸患将会很大。不要说没有伤害,它的祸患即将产生。不要说没听到,上天在窥视着你。荧荧如豆的小火不熄灭,变成烈火将怎么办?涓涓的细流不堵住,将积成江河。细小的丝线绵绵不绝,将会变成网罗。青青的小苗不砍掉,将会变成大树。如果真的不谨慎对待它,那是祸根。说这有什么关系,是祸门啊!强横的人不得好死,好胜的必定遇到他的敌手。强盗怨恨主人,人们嫉妒他的尊贵。君子知道天下是盖不住的,故处于天的后面、下面,使人羡慕。保持柔弱,保持低下,没有人能跟他争。人们都往那里去,我独守在这里。众人迷惑盲从,我独不从。我的内在的才能,我是知道的,不跟别人比较技艺的高低。我虽尊贵,人们不嫉妒我。那江河之所以能成为百谷的尊长,是因为它低下。天道没有亲疏,常常施福给善人。要警戒!要警戒!' r1 ~8 i6 M& ~+ ?$ y: D8 Y
中国古代座右铭:(二)诫伯禽
3 T6 V) B# f: f, S/ J, Y5 v M作者:周公(周)9 [0 X5 x$ E' @! V
【原文】 9 ^3 J( O; k/ W$ J& y
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4 r; p4 p' G1 Q* k1 | W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8 c' n. Q0 L! Y7 Y. J( Y% e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去矣,其毋以鲁国骄士矣!
8 F1 c# n& i/ K/ b% O: X) {. b9 t【译文】" w& } h9 Y. S% N
有德行的人不怠慢他的亲戚,不让大臣抱怨没被任用。老臣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u" a$ T( |! z5 S: r
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
6 i L$ V9 x7 f4 v. e( q- L. {4 |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土地广阔富饶,用节俭的方式生活,便会永远平安;官高位尊而用卑微的方式自律,你便更显尊贵;兵多人众而用畏怯的心理坚守,你就必然胜利;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博闻强记而用肤浅自谦,你将见识更广。上任去吧,不要因为鲁国的条件优越而对士骄傲啊! 中国古代座右铭:(三)东方朔诫子书& c/ a7 b( D, A# Y
作者:东方朔(汉), p4 H" {4 w5 [3 v+ k9 z4 `
【原文】3 T3 X+ X" M: M
明者处事,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惠为工。饱食安步,在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遗余者不匮,自尽者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 W! f$ n. ?! F【译文】8 e1 _% @/ X3 t
明智的人,他的处世态度,没有比合乎中道更可贵的了。看来从容自在,就自然合于中道。所以,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君子虽然清高,却显得固执,拙于处世;而柳下惠正直敬事,不论治世乱世都不改常态,是最高明巧妙的人。衣食饱足,安然自得,以做官治事代替隐退耕作。身在朝廷而恬淡谦退,过隐者般悠然的生活,虽不迎合时势,却也不会遭到祸害。道理何在呢?锋芒毕露,会有危险;有好的名声,便能得到华彩。得到众望的,忙碌一生;自命清高的,失去人和。凡事留有余地的,不会匮乏;凡事穷尽的,立见衰竭。因此圣人处世的道理,行、藏、动、静因时制宜,有时华彩四射,神明奥妙;有时缄默蛰伏,莫测高深。他能随着万物、时机的变化,用最合宜的处世之道,而不是固定不变,也绝不会拘泥不通。 中国古代座右铭:(四)九诫
8 b" i B5 c4 e7 U b7 Z( ?) Q2 w作者:严光(汉)- I' V0 ?( B4 S, |3 C2 ~/ w& M5 [2 A
【原文】0 U# e$ p' D& [& Z7 x2 `7 ^1 X
嗜欲者,溃腹之患也;货利者,丧身之仇也;嫉妒者,亡躯之害也;谗慝者,断胫之兵也;谤毁者,雷霆之报也;残酷者,绝世之殃也;陷害者,灭嗣之场也;博戏者,殚家之渐也,嗜酒者,穷馁之始也。1 f' m) H0 e& o( K
【译文】; r4 [8 k$ e* ^. |* z
过多贪口福的欲望,是腐坏肠肚的祸患;贪财好利是丧身的仇敌;嫉妒是亡命的大害;恶言恶意是断颈的兵器;诽谤诋毁他人会遭到雷电击毙的报应;残害酷虐是自绝后嗣的祸殃;陷害他人会断子绝孙;赌博会逐渐使你倾家荡产;嗜酒无度是穷困冻馁的开端。 中国古代座右铭:(五)女诫
4 Q8 X+ ?/ d f, B作者:班昭(汉)# h- G2 A) w# V- @% W
【原文】
0 m. L! f. n, _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能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故鄙谚有云:“生男如狼,犹恐其尪;生女如鼠,犹恐其虎。”然则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顺。故曰敬顺之道,妇人之大礼也。夫敬非他,持久之谓也;夫顺非他,宽裕之谓也。持久者知止足也,宽裕者尚恭下也。夫妇之好,终身不离房室周旋,遂生亵渎。媟黩既生,语言过矣。言语既过,纵恣必作,则侮夫之心遂生矣,此由于不知止者也。夫事有曲直,言有是非,直者不能不争,曲者不能不讼,讼争既施,则有忿忿之事矣,此由于不尚恭下者也。侮夫不节,谴呵从之;忿怒不止,楚挞从之。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楚挞之行,何义之有?谴呵既宣,何恩之有?恩义俱废,夫妇离行。
. p% M& E- L2 W! p- [* m【译文】
/ J; O0 H! D6 `- X$ i- \阴和阳的特性各是不同的,男女的行为也应有别。阳性以刚强为品格,阴性以柔弱为表征,男人以强健为高贵,女人以柔弱为美丽。所以谚语说:“生儿子像狼一样,还怕他软弱不刚;生女儿像老鼠一样,还怕她像老虎一样凶猛。”然而女人修行没有比恭敬更重要的了,避免过于刚强没有比柔顺更重要的了。所以说恭敬柔顺是做女人的最大礼义了。恭敬不需要其它什么,就是要能持之以恒;柔顺不需要其它什么,就是要宽恕裕如。长久保持恭敬的人,知道适可而止,宽恕裕如的人,善于恭敬居下。夫妻间过于亲密,终生不分离,在室内周旋,这样时间越长,容易产生轻慢亵狎。轻亵的事一经发生,话语就会超过一定分寸。话语过分了,放纵恣肆便会产生,这样侮辱丈夫的想法就会滋生,这是因为不知道适可而止的缘故啊!事情有曲有直,言语有是有非,直的一方不可能不争论,曲的一方不可能不辩驳,争论辩驳一经产生,就会有愤怒情绪,这是因为不知道恭顺地处于低下地位的缘故啊!侮辱丈夫不加节制,便会紧接有谴责呵斥随后,愤怒的情绪不停止,就会紧接有鞭打杖击随后。作为夫妻,本应以礼义相互亲善和睦,以恩爱相互亲密合作。鞭打杖击,哪里有什么礼义存在?谴责呵斥,哪里还有恩爱存在?礼义恩爱都没有了,夫妻也就要离异了。+ z/ j$ B3 T5 q4 d U5 x1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