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新”“旧”仕途哲学五大争锋

[复制链接]
领导之友 发表于 2015-10-13 09: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仕途哲学,一度被解读为传统仕途微妙而复杂的潜gz与生存哲学。自古以来,中国仕途上就有很多不成文潜gz。这些潜gz,经过千年沉淀而形成的人身依附、裙带政治、唯“上”是从等仕途糟粕,在当下仕途仍然有大批拥趸。局外人看仕途,似乎总会戴上一副有色眼镜去看待官员群体行为。十八大以来,在反腐“高压态势”下,官风好转,整个社会风气也为之一新。一些仕途“明规则”逐渐发挥净化政治生态的功能,并对污染政治生态的行为进行纠偏。 1 M: x: A) v; E8 d! Z" G
  一、升迁之道
- w! \1 H4 C+ C% t7 x/ z  【旧】“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上级重用”
' o2 q9 D$ J) F3 I( @. m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你要“不服还不行”
3 s2 w9 A( j/ B  如果抛开价值判断,只作经济学分析,跑官最现实的目的,是为了掌实权、谋私利。“贷款买官,受贿还贷”甚至成了少数不法分子堂而皇之的“跑官”要诀。而卖官者,在权力缺乏足够制约监督的情况下,将职位金钱化、权力商品化,把官帽变成了商品,明码标价,肆意买卖。买官的想当官赚钱,当官的想通过卖官赚钱,“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成为“仕途”不廉洁的一大顽症。 % R; y! E3 X9 U4 _5 I
  【新】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8 j  ]2 O, A2 ~2 l! Q6 G8 S
  公开监督,终结“前腐后继”的“官帽批发商” ! m/ F  A$ I+ E* W, ^
  治理“买官卖官”,关键不在于查处了多少贪官,而在于根本性的制度建设。以制度来规范选拔用人,主动接受公众监督;严格约束“一把手”权力,实行民主决策,适当分权、限权,杜绝“一言堂”;对买官卖官者双追责、“零容忍”,对触碰“红线”的“财迷”和“官迷”予以严惩,以儆效尤,终结“前腐后继”的“官帽批发商”,使买官卖官的疯狂不再上演。
& o. Q8 A0 b, P" u5 \  二、为官之道
1 x9 x- }# C) C6 `9 m! B" V  C' Q: S5 L  【旧】“平平稳稳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浑浑噩噩混日子”
  f9 {( ~! o8 y5 \  要想不出事就要少干事、不干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2 ]% Z/ M1 y5 W5 C* w  为官不为心态所体现的行为逻辑来源于利益的考量。一些官员青睐和看重的往往是眼前的、短期的利益,人为地把“守规矩”和“干事业”对立起来,说白了是患上了综合性疾病,包括缺乏理想信念的“软骨症”、从严治党下的“焦虑症”、保守陈旧思维的“依赖症”、迷恋官本位的“成瘾症”。
1 v6 B  j( ~8 o2 j  【新】做官必有为,有为才有位。“为官不为”者“不能为官” 1 K' l9 O) I' J) i9 r. }6 i
  “敬业”让领导干部“想担当”,“专业”让领导干部“能担当” 2 [- ]& R2 v* T' j
  当官就应该负责任、有担当,“为官不为”是官之耻辱,“为官有为”才是做官的本分。重任之下的领导干部,与其担忧“出事”而“不干事”,倒不如把心思用在“想干事”上,把本事用在“能干事”上,把目标锁在“干成事”上,同时确保“不出事”,当个珍惜政声、不逾党纪、敬畏国法的“安分人”“规矩人”,坚持做到政治觉悟高一些、生活调子低一些、工作魄力大一些、用权胆子小一些。
$ s5 |/ ?9 z! |5 E; P1 f) c  三、党内生活之道
4 c2 a7 B, a$ D+ n, e$ n" _  【旧】组织生活“自我批评摆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 + d* ?: I- _) j) U
  “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对同级,包着让着”
6 \3 G/ c; `: r: R. z# W  官员为何难说真话?有调查显示,77.4%的人认为,“说真话很容易受到打击报复”。一个假话、套话、空话流行的“仕途潜gz”形成,与阻碍领导听到真话有关。一方面,有些领导不愿听或者不善听真话,因忠言多逆耳,听上去有故意挑刺的感觉;另一方面,基层官员说假话的收益往往大于说真话的后果,假话多是拣好听的说,没什么风险,甚至还会因“拍马屁”到位而有意外收获。由此形成一种奇怪现象:一些官员对上级不敢说真话,对下级不愿听真话,对群众不能说真话。
+ w- [) y1 x6 U/ \. h1 A6 t) o  【新】民主生活会“真刀真枪、辣味十足、刺刀见红” 8 @8 D4 S4 ?8 e& W% \
  动真碰硬、揭短亮丑,防止对上级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 7 ?6 V/ H7 P% o% n
  民主生活会重在真实,也贵在真实。“真”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推进器”,也是党内团结的“润滑剂”,更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底色”。真话,总是火辣辣的。领导干部带头进行自我批评,剖析不虚不绕,掏心见胆,自我亮丑,将“下乡怕脏,工作怕累,遇事情怕担责,好见政绩”等此前讳莫如深的真实心理大声说出来,不仅不会贬损形象,反而是检讨越深刻、思想越提升。   e7 H& q" d: ]  j; {8 `: s' I6 w# g
  四、从政之道 ' h# X, Z* n8 e2 |/ _7 B% @
  【旧】“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
2 ^4 C, x' O3 U7 M% @7 G  “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骗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 7 Z5 _' h0 p. M7 @) K
  长期以来,各地发展的政绩评估指标,一直围绕着GDP增速、投资规模和财政税收等偏重反映经济数量和增长速度的指标。这种单一片面的考核标准往往导致领导干部盲目崇拜GDP,只抓那些容易出成果的“显绩”,不啃“硬骨头”,“面子工程”泛滥。一些“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拍屁股走人”的领导干部在留下一堆烂账之后,照常升迁。而那些实实在在干事,为百姓谋福利,但政绩却不容易被看到的官员却原地踏步,这种逆淘汰现象,不仅恶化了仕途风气,更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2 o! _5 K6 }6 Z9 f8 `
  【新】“三拍”干部戴上“紧箍咒”,盲目举债搞“政绩”要追责 * Z0 N+ n# M) Q7 t$ a3 F  D
  发展不能“等靠要”,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 5 K4 x4 f0 x1 S+ l7 o" e$ s  \4 U
  一方面,给坚持科学发展的干部“松绑鼓劲”;另一方面,给那些盲目追求GDP的干部戴上“紧箍咒”。强调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不是不要GDP,不是不要经济增长。对干部来说,不是没有发展压力,而是压力更大了、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由以往单纯比经济总量、比发展速度,转变为比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发展后劲。 ( ?+ K9 ~9 P2 }+ I& _4 g
  五、为民之道
4 u0 v" {* X, B2 ?& v  }( z  【旧】“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 2 e3 @. V& y! G$ j) V
  “非领导所指不看,非领导所说不干,‘上头没发话,干了也白干’” ) z: \" m" q% y- L/ X' ~9 }! h* e
  有的干部眼里只有领导,心思只为领导。这种看似机敏的“仕途哲学”,恰恰是一些干部“只服务领导,不服务群众”不良风气的具体表现。 2 L+ i, W+ }! r# E0 L
  【新】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 4 o% X6 O7 j, W' d" T
  抛“官本位”树“民本位”,以“真心”换“民心”,以“服务”得“民心” 1 R! m8 ~: }3 G3 [! x  e6 I# x# G5 H
  一些干部之所以迷信“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的“仕途哲学”,源于对权力来源的错误认知,认为个人升迁是上级“提拔”的,与群众关系不大。2014年中央修订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群众公认度不高的干部不得列为考察对象,起到了挡住民意较差干部的“门槛”作用。要进一步实行“官位”开放,进行公开选拔、公开竞选,实施民可以考官、罢官,从体制层面真正把“官帽”“官运”交给人民群众,将“民畏官”变为“官畏民”,把“官本位”变为“民本位”。
3 ~  M1 x; V5 q/ U; O' H  (作者:常 妍 摘自人民论坛网)
, K, L/ F0 Z5 F- `) h' U# }: N( F) j2 ^+ ~% h6 i
标签:哲学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老猫 发表于 2015-10-15 07:13: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微笑和沉默是两个有效的武器,微笑能解决很多问题,沉默能避免许多问题。不被贪婪所诱惑的人最没有负担,他也没有心机和别人计较,这种日子最轻松,这样的人生最快乐。选择其实很简单,往自己心里感到踏实的地方走就不会错。日子,因为爱而博大,因为感动而温馨,因为信任而厚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4粉丝

29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